必威体育中文网站登录-必威体育官网西汉姆联
必威体育官网西汉姆联
际华概要
企业概况
领导关怀
组织架构
企业分布
历史沿革
企业荣誉
际华资讯
必威体育中文网站登录
新兴际华要闻
企业动态
媒体报道
国资聚焦
企业视频
企业公告
专题栏目
际华业务
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际华品牌
际华
驰名品牌
际华学问
党群工作
学问建设
价值理念
员工风采
际华故事
际华投资者
定期报告
临时公告
企业制度
机构调研
招标采购
社会责任
责任行为
社会公益
和谐企业
中文
english
际华资讯
必威体育中文网站登录
新兴际华要闻
企业动态
媒体报道
国资聚焦
企业视频
企业公告
专题栏目
必威体育官网西汉姆联
>
际华资讯
>
媒体报道
纺织女工刘沙和她的“绝活”:这3秒7的意义不一般(图)
发布日期:2016-04-29
编辑:中工网—《工人日报》
【劳动者之歌】“这3秒7的意义不一般!”
——纺织女工刘沙和她的“绝活”
4月25日,刘沙在际华3542纺织有限
企业
车间内工作。 新华社发
4月24日晚10时,夜风让古城襄阳有些许凉意,际华3542纺织有限企业布机车间里,正24小时不停机生产。
走进车间,织布机的轰鸣声裹挟着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手中噪音检测仪的实时分贝瞬间跳到了76。此时,车间里的温度达到了30摄氏度,站了不到10分钟,穿着夹衣的记者已经汗如雨下。布机车间轮班长刘沙身着工作服穿梭在高速运转的挡车之间,仔细观察着每台机器运转,不时停下脚步,手把手地教班里的姐妹处理断经结头。
在这个常年保持着28~31.5摄氏度以及80%的湿度、噪音超过70分贝的车间里,刘沙创下了多个记录,也从一个普通农民工逐渐成长为全国劳模。
车间走出农家女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样一位技术能手,当初曾因技术不过硬哭过鼻子,甚至想过放弃。
2009年8月,刘沙来到际华集团,成为一名纺织女工。
在布机车间,每个纺织女工一个车位,每个车位有6台织布机床,每天最少要织布300多米。织布过程中,一旦遇到“断经”,织布机就会停摆,熟练的纺织女工一分钟能打26个结,40秒内就能处理完“断经”。
但打结这种基本功,对于刘沙这样的新员工来说,却并不容易。
“一开始,一分钟只能打7个结。”刘沙说,因为上手慢,她没少被师傅批评。进厂一周后的一次测试,她依然是一分钟7个结,而此时同批进厂的工人最快的已经一分钟打到22个结了。
刘沙打起了退堂鼓,“当时一边哭一边走出工厂。”她说,可走到厂门口时又扪心自问:“别人行,为什么我不行?”擦干眼泪,刘沙还是决定回去找师傅,继续学习打结。
刘沙虚心求教技术方法,上班时在机器上练,下班了在宿舍练,经常一练就大半夜,为了不影响同宿舍的姐妹们休息,她晚上就到过道里练。冬天来了,寒风常常冻僵手指,刘沙就在旁边放一盆热水,手冻得不听使唤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继续练。
一个礼拜之后,刘沙达到每分钟22个结的成绩了。不到半年,她将这一成绩继续推高:每分钟36个结!同时,还将处理断经的速度从26秒7提高到了23秒。
“这3秒7意义可不一般!”布机车间主任程波说,“一个班8小时会发生8000多次断经,每次提速3秒7,带来的生产效益提升不可估量!”
就这样,刘沙在进厂不到半年的时候,已经能看16台车,每分钟处理结头数量高出一般人38%,处理断经速度快出25%,在企业举行的操作运动会上,一举打破断经停台处理记录,这位农家女首次获得集团“状元”称号。
听音辨故障
打结的速度提高了,产量上去了,可质量依然是个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刚刚完成提速的刘沙很快遇到了新问题,相较于处理断经的速度,考核指标中的“疵布”,让她一时招架不住。
当时,她每天生产的300多米布中有10%被鉴定为不合格的“疵布”,而工友的疵布率却低于1%。
“每种布纹路不同,接线方式也不同。”刘沙说,忙中出错,一旦接线接错了,织出来的布就成了“疵布”。
布机车间噪音很大,不过,刘沙发现高分贝的噪音中也能出现如乐器演奏时的不和谐音,这就是机器停摆的声音。只要仔细辨别出这特别的声音,就能迅速发现问题。如果在巡视中随时对刚检查过的机器“回头看”,就能更迅速地查找出“断经”位置。
刘沙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停二看三查”巡回法,一个月后,疵布率为零。随后,她又将这一方法手把手交给工友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前纺纱车停机后,只是让工人们处理,但没有形成操作标准。”程波说,刘沙将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在全车间推广后,生产效率整体提高了10%。如今,这套工作法已经成为每个新进员工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甘当引路人
在刚刚过去的3月,刘沙带领的丁班再度在车间产质量评比中获得第一名,班内7个小组均名列前茅。
不过,很少有人能知道,两年多前,丁班还是一个长期落后班组!
2013年初,刘沙接手丁班时,班里只有32名老工人,而一个班要正常运转至少需要65名工人。
有人劝说刘沙不要去啃这个“硬骨头”,她笑着说,“没关系,我就不信管不好这个班!”
刘沙靠着过硬的技术,拿出了当初那股子拼劲,一头扎进了班组里。她一方面想办法提高姐妹们的操作技能,针对挡车工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补什么就要会什么的原则,根据青工掌握技术的程度和特点,制定教学方案,因人施教。另一方面,她与小组长共同分析关键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解决。
2014年初,刘沙在“重灾区”P1区成立了“劳模示范教育基地”,由她本人亲自帮教,并以此带动四个轮班的P1区共同进步。3个月后,P1区产质量逐月上升,消耗逐月下降,人员基本稳定。当年5月,P1区4个小组摘掉了两年来戴在头上的“倒数第一”帽子。
如今的刘沙依然辛勤地穿梭在机台之间。她说,最让她痴迷的是工作,最让她欣慰的是成绩,最让她感动的是集体,最让她愧疚的是家庭,最让她自豪的是担当了一名现代化纺织企业女工的使命。
文章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http://character.workercn.cn/350/201604/29/160429071007480.shtml
上一篇:纺织女工刘沙:织布机上的奋斗故事
下一篇:《中青报》117条防护服生产线背后的硬核支撑
必威体育中文网站登录|必威体育官网西汉姆联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